close
【資料來源】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醫生,我有問題:


一天、兩天、三天,就是大不出來,我可以自己浣腸嗎?


會有那些狀況?


定義:


當糞便乾硬以致排便困難、需用力解出時,稱為便秘,甚至排便後仍
感覺需要再次排便。很多人誤解以為沒有每日排便就是便秘,其實並
非所有人都是每日排便一次,通常從一天三次到一週三次都視為正常
,只要排便沒有困難或不適即可。


臨床表現:


排便困難所造成的不適症狀可能包括下腹絞痛、腹部脹氣、噁心想吐
等,有時過度用力解便也可能會有肛門出血,過硬的糞便也可能堵住
肛門而造成黏液糞便滲漏,而有類似腹瀉或大便失禁現象。


造成原因:


食物在胃腸道消化,營養及水分被吸收後形成糞便。但若喝水或飲食
纖維攝取不足、缺乏運動、有排便感覺但常常沒有及時如廁、肛門或
直腸黏膜裂傷疼痛而不敢解便、經常使用緩瀉劑以及使用某些藥物以
致抑制排便生理等,都是便秘的原因。大腸急躁症除了常見腹瀉外,
也可能出現便秘情況。生活緊張、因工作繁忙或出門在外不敢使用公
廁而強忍便意也會造成便秘,這些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也應特別注意。


要怎麼預防才好?


1.飲食應盡量多攝取纖維,包括水果、蔬菜、粗穀,例如:一份主食
   中可加10公克粗糠,一人份麥片粥可加兩茶匙小麥麩。同時,避免
   吃過多甜食或油脂食物。
2.盡量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CC(一般茶杯至少八杯),尤其是早晨
   一定要攝取充分液體。
3.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至少應有一個固定步行或快走的活動計畫。
4.一些市售產品由植物提取不可溶性纖維,服用後使糞便在腸道中膨
   鬆軟化,可促使腸蠕動,加快大便排出。
5.督促自己養成定時在某餐飯後如廁的習慣(例如早餐後)。
6.有排便感覺時應強迫自己立即上廁所,一旦錯過,糞便就會變得乾
   硬而不易排解。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沒有諮詢醫師前,不要自行使用緩瀉劑,必要時可以先服用較輕的
   軟便劑(如氧化鎂),但不要直接服用礦物油。
2.嬰幼兒還不會使力解便,可以以溫水坐浴方式放鬆肛門肌肉,協助
   幼兒排便。


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奏效,可以嘗試一至兩次甘油球浣腸刺激排便。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使用上面提到的方法連甘油球浣腸仍然失敗,或便秘情況反覆發生
   的時候。
2.用力解便以致肛門脫出或腹部絞痛脹氣惡化時。
3.肛門或直腸出血增加(超過少量血漬時)或在便秘緩解後出血仍持
   續超過2、3天。
4.過硬的糞便堵住肛門而造成大便失禁現象時。
5.排出的大便逐漸變細小,細如鉛筆一般。
6.嬰幼兒因便秘而腹部疸痛或哭鬧不停。
7.自我照護超過一週,而依然便秘,或者大便習慣改變的症狀持續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